
网络媒体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强大的互动性,这不同于传统媒体信息的单向传播,而是信息的互动传播。 通过网络推手,用户直接与商家交流,制造商也可以随时获得有价值的信息资源。网络推手有很多优势,不仅可以增加产品的销量,还可以让企业获得大量粉丝,建立粉丝社区,方便未来的消费和引流。当一个粉丝对一个企业有了信任,就意味着粉丝会顺利转型,甚至开始自发分裂,企业就不再担心粉丝不足了。
- 2021-12-29 00:23
每年年底,互联网厂商都会不约而同地推出“App年报”。
方便用户回顾过去一年App的使用状态,通过数据直观了解自己的喜好和习惯,顺便刷热度。
不是,网易云和QQ音乐这两个音乐霸主已经推出了【年度听歌报告策划】。
给用户做一个年度总结,里面有你听了多少首歌,喜欢什么类型的音乐,最喜欢的歌手是谁等问题的答案。
看完不禁感叹,一年过去了,原来最了解我的不是我自己,而是音乐App。
网易云音乐年报
网云压制收听报道入口位置明显,放在App首页上方的横幅位置。
平时banner bit一般轮换播放推手广告、新歌消息等。
现在成了听歌报道的专属场所,说明官方给足了面子。
点击“进入”,网易云询问我们是否允许使用个人数据生成监听报告。当然,点击并同意。
在这里,不得不佩服工信部隐私?;ふ叩牧Χ?。前些年,互联网大公司怎么可能征求我们的意见?
用户的数据是他们的手掌,他们可以随意使用。现在他们终于看到了变化。
在同意使用个人数据后,网络云抑制让我们选择一个图像并将其替换到报告中。
我明白这几年发际线一直在高速攀升,所以选择发际线最少的那一个,配合实际情况。
顺利进入报告,一串数字砰的一声砸在屏幕上。
没想到,懂哥今年不知不觉听了近500位歌手的作品。
在座的各位朋友,估计有不少重度互联网云抑制患者。
网易云利用大数据分析发现,在众多歌曲中,我最爱以下五种类型,其中日本音乐占大多数。
澄清一下,不是不支持华语音乐,很多经典老歌经常听,粤语和普通话都有。
听很多外国歌曲的原因很简单,中国乐坛完全被小鲜肉和资本家给毁了,抄袭屡见不鲜,流量为王。
一年后,在大街小巷被歌颂和传唱的作品少之又少,都是弥补收割韭菜的劣等品。
毫无疑问,杨坤的华语乐坛倒退了十年,这是周杰伦一群实力派歌手得以撑场面的前提。他们退休后,倒退50年也不过分。
今年的互联网云抑制报告是一项新活动。根据你最常听的歌曲类型,可以猜测用户的年龄。
我大概知道我听流行歌曲,有很多电子产品。系统确认我是一个19岁的小男孩。
这是我不成熟的内涵,还是对我心智年轻的恭维?
我个人认为年度歌单是众多数据中最客观真实的。
里面列出的所有歌曲都是播放频率最高的。
大数据真的很强大,敏锐准确地抓住了人们的心。
然而,当我看到年度最佳歌手时,我感到震惊和惊讶。
我最喜欢的年度歌手竟然是留胡子的大叔?我对他一点印象都没有。
报告最后一页是过去一年个人听歌情况的总结。
用三两句新鲜文案列出核心年度数据,展现你的个性和风格。
好朋友一眼就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,喜欢听什么样的歌。
报告的最后,2021年结束了。
QQ音乐年度听歌报告的入口,和网上的云抑一样,放在首页的横幅位置,更显眼。
既然报道的内容差不多,就不想再介绍了,免得让朋友厌烦。
看完听力报告,我明白我有时间旅行的错觉。每一行数据都是过去的档案记录,唤起尘封的记忆。
而且,与往年相比,今年的数据维度丰富了很多,增加了自定义字符,让报表更有代入感,不再是一个枯燥的数字。
与其说是报道,不如说是过往经历的重演,让人唏嘘不已。时间过得太快了,一眨眼就老了一岁。
最新动态
相关资讯
